郑海荣院士: 以多学科融合推动医用传感器创新升级
2024/4/19 18:50:59 来源: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传感器是物联网时代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趋势的推动下,全球传感器创新加速,市场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医用传感器具有灵敏度、精确度、可靠性、稳定性等特点,并逐步广泛应用于呼吸器械、诊断仪、监护仪及影像设备和康复设备等医疗器械中,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失误率,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4月14日,第二届全球传感器高峰论坛在深圳正式开幕,国内外科学院院士、国际传感器巨头高管参加,感知产业动态,传递发展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郑海荣受邀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开幕式现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现场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共同推动深圳相关产业集群建设及MEMS中小试平台的产业协同创新,推动深圳传感器产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4191848292.png

在主旨演讲环节,郑海荣院士作《生物医疗传感器前沿科技与应用》主题演讲,以专业视角展示了传感器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前沿动向和重大趋势。他介绍,传感器是把物理世界转化为数字世界的枢纽和桥梁,其中医用传感器专门为生物、医疗、健康服务,是医疗装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医用传感器,人们能够获得海量的生物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来服务生命健康。

微信图片_20240419184844.png

郑海荣院士表示,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知不断加深和医疗信息的不断积累,医疗器械行业逐渐成为一门融合了新材料、信息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体系。以手术治疗举例,以往医生做手术需要“开膛破肚”,随着传感器在医学的运用,手术机器人拥有了“眼睛”,医生能精确看到病灶所在,微创手术得以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419184847.png

此外,郑海荣院士还以医学成像、体外检测、康复和健康信息、先进治疗、植介入和医药释放系统六大典型场景,介绍了传感器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具体运用。他表示,传感器在医学领域中面临着技术变革的挑战,传感器网络、AI人工智能、微纳器件与微系统是国际前沿的研究热点,学科融合成为技术突破的方向。

为了促进前沿探索与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更好地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服务于临床应用的升级,郑海荣院士表示了对多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创新的期待,希望汇聚传感器产业和医疗研究的力量,共同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为全球感知领域贡献新信号、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