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眼科巨头们在青光眼领域动作频频,国家推出重量级青光眼早诊早治相关政策,引发人们对青光眼行业发展的无限遐想与重新审视。
“这是一个曾经被严重低估的市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孵化企业深圳安捷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捷明医疗”)创始人秦臻表示。据悉,安捷明医疗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迅捷、精准的诊疗系统和方案,近期刚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从患病人数来看,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发布的《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年)》数据显示,根据估算,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的人数可达到2100万,致盲人数可达到567万,青光眼患者基数庞大。
从疾病危害来看,青光眼是全球排名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它将对患者视功能以及视神经带来不可逆的损害。
从疾病负担来看,仅在国内,每年因青光眼所消耗的医疗资源就价值188亿人民币。
因此,青光眼的防治工作显得十分有必要。然而,目前青光眼的预防筛查赛道相较于治疗赛道而言发展相对缓慢,且面临不小的挑战,例如75%的青光眼病例在初诊时便已处于中晚期、早筛资源不足、现阶段我国眼科医师不足5万人等。但在诸多困难涌现之时,也出现了一批试图提高青光眼筛查普及率和准确性的本土企业,安捷明医疗便是其中之一。
脱胎香港科技大学,
携手众多院校、科研机构助力眼科早期诊断设备商业化
安捷明医疗成立于2021年10月13日,是由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团队领衔,与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
以青光眼早期诊断设备为起点,安捷明医疗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精准的诊疗器械,为大众的视觉健康做出贡献。其与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深圳市人民医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和医院均有合作,共同推进世界领先技术研发,实现国产高端眼科诊疗器械及系统的突破。
角膜分析系统、眼压监测系统是安捷明医疗目前的主要产品。这两款产品最初的研发雏形可以追溯至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的博士科研项目。
2008年,安捷明医疗创始人之一的秦臻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就读本科,2012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直至2017年毕业。毕业之后,秦臻也一直在香港科技大学以博士后的身份从事科研工作,直至2021年在深圳创立安捷明医疗。
在香港科技大学求学期间,秦臻已经参与了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工作。“我们从一开始学的便不是那种传统的工程学,而是结合临床、医学需求,通过工程学专业知识研发出好的医疗器械满足医生和患者需求。”秦臻说。
因此,彼时的研发团队便十分注重与临床端的联系,从实际出发解决医生的真实临床需求,与香港一些眼科医院、学术机构取得了合作。2016年,研发团队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余敏斌教授及团队达成了合作。
余敏斌教授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学科带头人之一,其作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是《中国青光眼指南》的主要编写人,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了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5篇),且参编了13部学术专著。
“余敏斌教授对我们产品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范围、应用价值提出了专业意见和指导,并对产品的临床应用开展了效果评价,未来我们将与余敏斌教授团队开展更加深入的产品研发和临床验证方面的合作。”秦臻表示。
创新双系统,
助力青光眼早筛早诊
秦臻表示,眼压测量是青光眼的主要筛查手段之一,但目前眼压测量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没有将不同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的情况纳入考虑范围,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与患者真实眼压存在偏差。并且,角膜受损患者、开展过激光手术或其他高度散光的患者,无法通过传统的眼压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因此,安捷明医疗的角膜分析系统便应运而生,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
据悉,目前全球仅有极少数能进行角膜生物力学分析的产品,其技术原理为空气回弹,即通过气流喷射造成角膜形变,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角膜形变过程从而得出角膜的形变速率等参数,间接反映角膜生物力学特性。这种间接方法所获得的参数,在专业的青光眼医生看来,其准确性以及与青光眼诊断的相关性尚存疑。相比之下,安捷明医疗所应用的是以金标准为基础的接触压平测量法,可直接接触角膜进行测量,通过动态分析方法,准确测量出角膜的材料力学参数,直接反映角膜生物力学性质,从而修正眼压测量模型,获取真实眼压值。
此外,目前常见的眼压测量方法是把角膜压平到一个给定深度并保持静止状态,且以统一假设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为基础,计算当前状态下的眼压值。但安捷明医疗角膜分析系统的设备探测头能够实现从最初接触到最后压平的全过程动态分析,可根据角膜形变过程中的力反馈情况获取较为准确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从而根据不同患者的角膜特异性建立眼压计算模型,使眼压测量数据更为真实。同时,该系统还可根据不同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早期的青光眼分型。
安捷明角膜分析系统
据秦臻介绍,在安捷明医疗的角膜分析系统进入临床实验之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离体实验,即将角膜取出,分别用安捷明医疗的角膜分析系统与其他测试工具进行测量,通过数据的对比验证测量参数的准确性。目前安捷明医疗的角膜分析系统已完成了7000余例的临床测试。
总的来说,安捷明医疗的角膜分析系统是国内首家结合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进行青光眼诊断和分型的产品,且能够通过动态分析方法修正眼压测算的模型,获取真实眼压。
除了角膜分析系统,安捷明医疗还创新了眼压监测系统。由于眼压呈现24小时周期性波动特质(即白天眼压较低、夜间眼压偏高),临床门诊中采用的单点眼压测量设备极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目前所采用的间隔两小时多次单点测试方法耗费大量医疗资源,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夜间将患者唤醒进行测量也会造成眼压的改变。因此,安捷明医疗的眼压监测系统最大的亮点便是可以24小时自动实时监测眼压波动,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
安捷明医疗的眼压监测产品是将微型感应线圈放进隐形眼镜镜体之中,当眼压发生改变时,该微型线圈会随着角膜的形变而发生形变,其共振频率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而外部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共振频率的变化后也会将收集到的信号波动直接转化成眼压数据供临床诊断。
首先,微型感应线圈是安捷明医疗眼压监测产品设计的难点之一。秦臻介绍,一方面,出于患者佩戴舒适度的考虑,微型感应线圈的厚度会受到限制。目前全球唯一的竞品厚度高达近600微米(普通近视隐形眼镜厚度约为80-100微米,OK镜厚度约为150-200微米),而安捷明医疗的镜片经过多次生产工艺的改进,已将厚度降至约200微米;另一方面,微型感应线圈在隐形眼镜镜体中的位置和排布对信号的采集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仅微型感应线圈的设计,安捷明医疗经历了上百次的试错,进行了4次重大设计调整,才最终定下了现在的设计。
其次,天线接收系统的设计也是难点之一。其难点主要体现在处于怎样的接收频率之中效果才是最好的。同时,为保证患者在实际使用中的便利性和稳定性,需要将该系统的体积缩小,续航能力提高,这些都涉及到大量的电路设计。
最后,最核心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化成眼压数据。“这其中涉及到大量临床数据采集、动物模型应用情况、AI算法功能,是所有工作中最艰难的部分。而安捷明医疗能够攻克这一难关,得益于研发团队的多年积累。”秦臻表示。
将目光聚焦到两款产品的商业化进程时,秦臻向动脉网透露道,角膜分析系统产品样机已经做好了准备,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即可取得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而眼压监测系统由于本身研发周期较长,目前正处于产品样机改进和打样阶段,预计2023年下半年会提交注册申请,2024年底或2025年初取得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在市场推广方面,安捷明医疗已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建立了多年的深度合作,将从学术层面重点打造产品品牌效应,积极寻求与眼科龙头医院及权威专家的学术交流、合作与培训机会,并力争提出高级别临床证据参与新版青光眼指南及专家共识的拟定工作。在国内核心眼科医院树立起品牌形象后,安捷明医疗还会逐步将市场拓展至县级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市小型综合性医院等基层医院,赋能基层医生,惠及基层青光眼患者。
近期,安捷明医疗已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元明新兆源领投、北航投资跟投。“我们只是以青光眼作为进入眼科诊断赛道的切入口,依托于角膜分析系统和眼压监测系统,安捷明医疗还会逐步拓展至其他眼科细分赛道,因为这两款产品的应用并不局限在青光眼诊断中。”秦臻表示
(原标题:结合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连续眼压监测,安捷明医疗如何让青光眼诊断更早、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