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轻时的彷徨
这位学者名叫王丛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他总结道:“面对人生关键时刻的选择,我也曾彷徨过,但最后还是走上科研这条路,我知道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王丛知2003年硕士毕业后,迫不及待地走上了工作岗位。“一直在校园读书,读了10几年,所以硕士毕业后就很想参加工作,当时进入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做研发工程师,”王丛知回忆道。
王丛知博士
企业里的工作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里不仅有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有很多的无奈之处,比如,他看到了产品可以改进的地方,可企业内部有自己的产品规划,不会听从他的意见深入改进产品,这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2006年,王丛知选择去香港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根据导师的安排,开始他参与做远程医疗项目的研发,为香港的独居老人定制远程监护系统,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人体的各种重要生理指标。“我们当时设想用超声从体外无创地连续监测血压变化,也做出了原型机,但后来发现可靠性的问题从技术上难以解决,于是,博士读到一半的时候,我需要换一个课题。”王丛知必须重新寻找一个更有学术价值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这一次,他选择了国际上方兴未艾的超声弹性成像方向。由于中途更换课题,攻读博士学位花了4年时间,这对于一贯自我要求严格的他来说,也算是走了一段小小的弯路。在香港理工大学这段时间,他接触了国际通行的一整套学术研究体系,并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逐渐掌握了如何寻找科研问题,如何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发表学术论文等从事科研工作的方法。“有挫折,但更多的是收获,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他总结道。
02聆听来自临床的需求
2012年4月,王丛知加入深圳先进院医工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加入团队后,他的研究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继续从事超声弹性成像方向的工作,但工作的重点除了继续改进算法,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之外,还进一步扩展到跟产业界和医院的沟通,让该技术在肝硬化和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实现应用。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王丛知对来自临床一线的声音特别关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肝硬化的早期检测,用无创方法代替了大部分之前需要肝穿刺才能完成的检测,得到了临床医生的青睐。但医生很快发现,检测深度与位置的选择,会对弹性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可由于医生缺少对成像原理和算法的了解,因此难以解释清楚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我当时就觉得,他的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地进行研究。”王丛知介绍说,后来由中山三院超声科的医生团队负责收集临床数据,他自己的团队负责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最后在国际上较早地提出了剪切波弹性成像应用于肝脏时的一个测量深度和位置的选取标准。该成果引起了学术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后来被欧洲放射学会的临床指南所引用。
王丛知说,搞科研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发现实际问题,之后才是提出合理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并最终尝试解决问题。如果离开了临床需求,往往不知道最重要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最终有可能舍本逐末,发展成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文章而文章,脱离实际,做出一堆产业界和医生都不关心的成果。因此,医工方向的科研人员,必须要学会聆听临床医生和产业界的声音,找到实际问题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关键一步。
03打开融合创新的大门
参与超声神经调控重大仪器项目的超声换能器及超声经颅聚焦团队合影
04人物简介
王丛知,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研究员。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2011年于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20年加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压缩感知成像、超声经颅多点动态聚焦方法、超声内镜成像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近年来,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10余篇;申请国内及PCT专利30余项(已授权10余项)。2015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2017年作为参与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