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心简介
面向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及残障人士的广泛健康需求,聚焦心肺脑血管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康复,研发神经及运动康复机器人、可穿戴传感、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有源介入等先进功能康复系统与医疗电子信息平台,解决我国在老年医学、康复医学、慢性病治疗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康复与健康信息中心现有9名成员,包括:正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1名,全职员工9名。
康复与健康信息平台已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信部应急专项、工信部揭榜挂帅、深圳市重大技术攻关、深圳市优秀科技人才计划、企业横向等项目支持。此外,康复与健康信息平台已与迈瑞、联影、乐普、河南翔宇、苏州好博、麦邦光电、东迪欣等产业伙伴等建立长期科研与项目合作。
中心负责人:鲍时春研究员
中心PI: 鲍时春研究员、顾祥昆副研究员
双聘研究员:李光林研究员
二、研究方向
三、中心团队介绍
鲍时春,博士,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研究员,康复与健康信息中心主任,获评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医疗器械专委会委员、深圳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以及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等项目和奖励评审专家,和IEEE Trans等二十余个重要期刊的编委或审稿人。主要研究医疗电子及康复工程,围绕人体运动相关的神经、肌骨及心肺循环系统,聚焦术后与居家重大康复需求,构建运动评估信息化、训练智能化、干预精准化创新产品矩阵,突破核心技术和研发关键零部件。在顶级国际期刊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申获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自然项目、核心参与工信部高质量专项、应急专项等千万元科研经费,运动健康诊疗产业化进展迅速。
顾祥昆,博士,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康复与健康信息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可穿戴脑功能监测和神经调控系统研发,AI算法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等。2017年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毕业,研究领域为生物信息学和基于多模态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研究,目前主要进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和神经调控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参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获评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 C类人才和深圳市龙华区龙舞华章计划A类人才。
四、技术合作与服务
方向1:康复工程
瞄准康复工程行业共性技术问题,重点解决智能感知与柔性传感、人机共融与柔性交互技术等难题,实现多模生理信息监测、智能康复训练及评估关键突破,寻求技术合作与服务。
方向2:健康信息
针对健康信息行业共性技术问题,重点解决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产品服务技术难题,实现健康感知、智能监护、远程云医疗系统关键突破,寻求技术合作与服务。
方向3:先进物理治疗
解决临床康复治疗行业共性技术问题,重点攻关多模态量化评估与干预技术难题,实现神经调控干预治疗关键突破,寻求技术合作与服务。
联系方式:sc.bao@nmed.org.cn